2010年6月23日 星期三
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
認識消防通訊中心工作有幾緊逼
談到搶險馳援、救急扶危,不期然想到站在最前線,衝鋒陷陣的消防和救護人員。
若說他們是戰場上的將士,那麼,在背後統籌調度的,便是隸屬調派及通訊組的工作人員,他們因應不同狀況,調配救援資源及人手,儼然消防通訊中心的大腦。
他們負責接聽及處理市民、公營機構及999報案中心轉介的求助電話;消防通訊中心每月平均處理約5,000宗消防及53,000宗救護服務的協調工作。
http://www.news.gov.hk/tc/category/lawandorder/100208/features/html/100208tc08001.htm
若說他們是戰場上的將士,那麼,在背後統籌調度的,便是隸屬調派及通訊組的工作人員,他們因應不同狀況,調配救援資源及人手,儼然消防通訊中心的大腦。
他們負責接聽及處理市民、公營機構及999報案中心轉介的求助電話;消防通訊中心每月平均處理約5,000宗消防及53,000宗救護服務的協調工作。
http://www.news.gov.hk/tc/category/lawandorder/100208/features/html/100208tc08001.htm
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
陳聰剛完,陳總又起
猶如舉行「棟篤笑」的陳總,在短短四分鐘的記者會中態度懇切、語調從容地發言,但言詞的矛頭卻直指廉署及傳媒。
今次I記的行動,動用了不少人力物力,無十足的把握,又會那麼高調處理事件,實在使市民疑惑。如果事件屬實,I記可以以法律行動禁止陳總向傳媒發放任何涉嫌誤導公眾的消息。如此看來,I記又是以一貫的做事手法,高調突襲陳總,藉以搜查及取走大量文件及可疑或有用的證據後,研究復研究?莫非事件將會發展至一年半載過去了,市民開始淡忘事件後,到時再作打算,或不了了之?身為陳總,如果事件最終被證實無辜,豈不是更聲名大噪,飛黃騰達?
怪不得市民對此事件非常關注,因為現時的電視節目製作的質素,遠不及陳總事件的懸疑,結局的兩極性。事有湊巧,I記的行動正好就陳聰事件進入尾聲才出爐,使本港新聞工作忙過不停,市民又可以在辛苦的工作以外,另有寄託。
今次I記的行動,動用了不少人力物力,無十足的把握,又會那麼高調處理事件,實在使市民疑惑。如果事件屬實,I記可以以法律行動禁止陳總向傳媒發放任何涉嫌誤導公眾的消息。如此看來,I記又是以一貫的做事手法,高調突襲陳總,藉以搜查及取走大量文件及可疑或有用的證據後,研究復研究?莫非事件將會發展至一年半載過去了,市民開始淡忘事件後,到時再作打算,或不了了之?身為陳總,如果事件最終被證實無辜,豈不是更聲名大噪,飛黃騰達?
怪不得市民對此事件非常關注,因為現時的電視節目製作的質素,遠不及陳總事件的懸疑,結局的兩極性。事有湊巧,I記的行動正好就陳聰事件進入尾聲才出爐,使本港新聞工作忙過不停,市民又可以在辛苦的工作以外,另有寄託。
2010年3月17日 星期三
人血不值錢了
泰國紅衫軍號召一人100毫升鮮血,灑作政治本錢,是對「人」極不尊重的做法。今日可以用血去奪取政權,明日會以骨髓去達到目的嗎? 這種無止境的手段,反映出紅衫軍的不仁。號召送血者一旦能夠得勢,亦不能行仁政。在這關鍵時刻,阿披實政府會如何應對呢? 會以不義對付不仁嗎?
鳴謝明報新聞部製作的新聞片段
http://inews.mingpao.com/htm/INews/20100315/ta11717c.htm
鳴謝明報新聞部製作的新聞片段
http://inews.mingpao.com/htm/INews/20100315/ta11717c.htm
2010年3月13日 星期六
形勢在記者手上
陳志雲事件一開始,就已經被定形。在眾多報導之中,這一幀照片給人的印象是「落水X」多於別的。近期人氣急升的形象本是腰板坐直,用飯桌與受訪嘉賓相隔,進行訪問。每次都有「酒窩」與「粗邊眼鏡」,配上「不轉的眼神」與「低頻的說話聲」,但卻從沒有見到頭頂與縮起來的神態。就在記者挑選相片時,揀了這一幅與當日的形像形成強烈的對比。
現實的人生的確如此,今朝成貴人,他日是微塵。不少偉人死後都不願公開「遺照」,以保住人生尾程的一份尊嚴。放在靈堂的往往是一幀有氣勢的 (男人)照片,或是一幀有韻味的(女人)玉照。假如有人把他們與死神搏鬥的相片公開,我相信他們的親屬大可以對簿公堂。
可惜,報章為了銷情,市民為了「八掛」,造成了報導上的歪風。大眾傳媒再強調這種「真」的風氣,最講求人權的社會,甚或是國家,將會是最不尊重人權的地方。
現實的人生的確如此,今朝成貴人,他日是微塵。不少偉人死後都不願公開「遺照」,以保住人生尾程的一份尊嚴。放在靈堂的往往是一幀有氣勢的 (男人)照片,或是一幀有韻味的(女人)玉照。假如有人把他們與死神搏鬥的相片公開,我相信他們的親屬大可以對簿公堂。
可惜,報章為了銷情,市民為了「八掛」,造成了報導上的歪風。大眾傳媒再強調這種「真」的風氣,最講求人權的社會,甚或是國家,將會是最不尊重人權的地方。
2010年3月12日 星期五
ATVB是什麼?
任職電視廣播業務總經理,曾任優質教育基金督導委員會委員,香港大學校董會及
香港旅遊發展局成員的陳志雲先生,於2010年3月11日 疑涉貪污案遭無綫暫停職務。事有湊巧,鄰台的管理層人事大變動同時展開序幕。
香港人有什麼啟發呢?
有人認為大眾媒體正在邁向新里程,但方向未清晰,目的地未可料。這未必是港人之福。因為媒體不可無主,也不能一主,立場也必須中立。否則,想從媒體掌握多元資訊將會難上加難。上述事件無人知道將會如何了結,因為世事難料。但有趣的是兩間公司的英文字母簡寫合而為一後,將會是ATVB呢! 這是否免費電視的未來新貌呢?
香港旅遊發展局成員的陳志雲先生,於2010年3月11日 疑涉貪污案遭無綫暫停職務。事有湊巧,鄰台的管理層人事大變動同時展開序幕。
香港人有什麼啟發呢?
有人認為大眾媒體正在邁向新里程,但方向未清晰,目的地未可料。這未必是港人之福。因為媒體不可無主,也不能一主,立場也必須中立。否則,想從媒體掌握多元資訊將會難上加難。上述事件無人知道將會如何了結,因為世事難料。但有趣的是兩間公司的英文字母簡寫合而為一後,將會是ATVB呢! 這是否免費電視的未來新貌呢?
"ATVB "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