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上新聞資訊非常重要,實在是報章與電台所不能取替的。時至今日,不聽電台報導,不買報紙,也不能不上網瀏覽的情況越來越嚴重。香港近期越來越熱的話題,就是選舉行政長官及立會議員的方法,怎樣直選與怎樣普選,原來都不是最基本的關鍵。最緊要的原來是「一票」是否「一值」云云。
中國之大,是如何分配選權的呢? 就此原來有城鄉之別:
「所謂選舉權平等,包含兩層意義:一是投票權平等,一人一票;二是代表名額分配平等,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應相等,一票一值。中國對“一人一票”的執行相當徹底,但始終未能實現“一票一值”,長期按比例原則配置選舉權,在城鄉之間、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規定了不同比例。如城鄉選舉人大代表人口比例從最早的8比1到現在4比1,雖呈逐漸縮小趨勢,仍引發了“四個農民等於一個城裡人”的詬病。
不要以為美國是怎樣文明,有報導指:
中國的這種規定,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美國憲法的“五分之三”條款:一個黑人的投票權只相當於一個白人投票權的五分之三的效力。不過,同樣是人為製造選票價值的不同,從而構成不平等選舉,這一項曾被視為美國人夢魘的條款明顯帶有種族歧視原因,而中國當初的考量主要在於農民人口占大約90%的具體國情,要保證工人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領導地位,就必須對工人聚集的城市有所傾斜。結合特定的歷史背景,這種形式上的不平等實際上真實地反映了中國城鄉差別的現實。 」
統治者究竟在想什麼呢?
一票 不等如 一值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